杠杆实盘配资平台 项目引领粤港澳姊妹学校共建共荣

发布日期:2024-08-04 11:56    点击次数:6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教育和人才高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效应下杠杆实盘配资平台,深圳又一次站上历史机遇舞台,作为湾区重要枢纽和深圳改革先锋的罗湖也肩负起重担。

  2020年,罗湖区教育局率先成立粤港澳基础教育研究部,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香港内地小学数学教材对比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部十大重点课题《项目引领的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研究》,以项目为引领,聚焦实践问题,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粤港澳创新教育合作模式链条,通过“共建、共研、共创、共享”四个维度打造极具前瞻性和推广性的粤港澳教育交流合作新模式,以促进粤港澳三地的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文:高红妹

  牵手共建

  缔结96对粤港澳姊妹学校

  粤港澳姊妹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推荐的一种交流合作方式,旨在通过建立姊妹联盟,深化三地中小学校的教育合作。

  以项目为引领的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是指合作三方共同按照特定的研究内容开展合作,并通过合作促进三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探索立足罗湖、依托深圳、面向湾区,本着“全球视野、紧跟前沿、服务大湾区”的原则,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为导向,以重大决策咨询任务为牵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以提升教育品质为总体目标,以“开放、融合、智慧”为元素,聚焦“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际融合”,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专家智慧。

  以项目为引领的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研究,是项目团队经过14年探索跨区域合作创新协同育人的新方案。2012年,依托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罗湖区教育局在实践中培育出项目引领下的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主题延展等共研方式。后又实践了工作室成员校作为姊妹学校的基于学习真实问题的跨区域教研,培育出基于共同发展目标下优势互补的“项目牵行”跨区域共育样态。

  构建粤港澳姊妹学校共同体是粤港澳教育合作走向深度的起点。有了前几年粤港澳姊妹学校牵手探寻“多维有序”合作共育机理的基础,加上罗湖区粤港澳教育研究部的设立和两个国家级课题的加持,目前,罗湖已经缔结了96对粤港澳姊妹学校。为进一步推动姊妹学校的合作与发展,罗湖区还选定了8所粤港澳三地姊妹合作实验学校作为研究样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聚焦一个问题作为三地姊妹学校研究内容,以项目为载体,深化实践,构建粤港澳姊妹学校协同发展新生态。

  项目共研

  覆盖教育领域关键方面

  以项目为引领的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中,项目共研是核心。三地共研的项目涵括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校家社共育,全面覆盖了教育领域的关键方面,以促进粤港澳姊妹学校发挥各自优势,补齐短板,共同成长。

  粤港澳姊妹学校均以各校自身办学特点和特色项目为切入口开展深度合作。其中,草埔小学以“智行卓越”项目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道德教育的“培根行动”、素养课程的“铸魂行动”、家校共育的“滋养行动”、智慧校园的“创新行动”,让学生成为交流故事的主角,厚植家国情怀。

  在项目选取上,罗湖小学紧抓德育方向,弘扬雷锋精神,助力姊妹学校认同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红岭小学开创“多元”层级课程方向,与姊妹学校联手逐层探索各具特色勇攀顶峰的个性化教学。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在创新创客与生活方向,将创客应用生活教育中探索与姊妹学校的融合路径;锦田小学专注生活教育课程方向,与姊妹学校共建生活体验教育创新课程体系;红桂小学探索信息化合作方向,借助信息化提高与姊妹学校的合作效率和效果;莲南小学面向智慧课堂方向,与姊妹学校精细化合作课前课中课后智慧教学模式;碧波小学整合数学财经教育方向,与姊妹学校进行差异金融文化碰撞培养多元视野素养;南湖小学聚焦家校共育方向,与姊妹学校相互学习共享家校共育方案。

  在合作路径上,从教育教学过程可以共建共享两校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最大程度共享;可以进行教师智力资源的线上流转,实现教师智力共享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进行姊妹学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学习,实现多元文化的融汇生长;可以在课题引领下基于教育问题进行合作交流与反思,实现智慧汇聚。

  在合作方法上,不仅可以开展线上同题异教、集体备课、集体反思研讨等教学活动以实现姊妹学校教学的相互交流,还可以开展数据驱动支撑下的线下交流活动,即通过采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并基于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等技术,实现姊妹学校相互之间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从而针对姊妹校的优势和弱势开展线下互补交流活动,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成长。

  集智共创

  携手推进教与学变革

  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科实践、课程综合化、跨学科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学习任务群等概念,均指向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以项目为引领的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中,三地共同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有很多。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创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例,该课题系统了解比较香港和内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特点,通过对比反思,梳理了内地与香港数学教育的异同,亲身感受到香港“为学而教、活动教学、过程体验及进展评价”的具体做法。

  融合两地数学教学优势,罗湖区教育局开始思考“如何优化教学内容,创新学与教”,以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为前提,关注学生情感、思维状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并提出“体验数学,灵动思维”教学新理念,着力从“疑、思、辨、用”四个要素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性研究。根据学生低、中、高不同年龄阶段,摸索总结出“小学数学与STEAM深度融合”“合作学习”“游戏教学”和“平板一对一教学”教学新模式,让学生健康快乐学习,让数学教学更有温度,并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广泛验证和经验推广。

  成果共享

  助推三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积极推动深港澳姊妹学校交流,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近日,由深圳市教育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局联合主办的“2023深港澳姊妹学校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在深圳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基地举行。

  经过激烈角逐,深圳市草埔小学、澳门青州中学和香港惇裕学校三地姊妹学校的孩子联袂表演胜出。他们以充沛饱满的感情、自信大方的表现获得评委一致好评,荣获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最具风采奖”和一等奖。

  以上只是以项目为引领的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成果的精彩缩影。各姊妹学校还通过学生“同升一面国旗、同唱一首歌、同上一节课、同画一幅画、同种一棵树、同做一次义工、同过一个传统节日、同讲爱国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港澳学生对祖国的了解,让他们在活动中厚植家国情怀,加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同时,活动也拓宽了内地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据统计,合作学校学生参加粤港澳专项比赛,获奖累计168项。

  在粤港澳三地,教师们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不断进行交流、研课、磨课、评课,不仅提高了港澳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技巧,也有效提高了内地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交流,内地教师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并给予学生最好的学习指导。这种交流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助于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以项目为引领的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模式成果已经在北京、杭州、宁波等地分享超百场杠杆实盘配资平台。核心成果《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的建议》被各级主流媒体报道达30余次。